WeChat ID new_jiaoshi Intro 蒲公英教育智库出品。我们的使命是:贴近新课堂,发现星教师,聚焦新角色,助力新学习。每日为您推送一位一线优秀教师,深入他们的课堂、学习和生活,捕捉、挖掘他们的成功教学经验,全方位呈现教育“新常态”下的那些精彩人、精彩事。 周一(其他学科)丨周二(语文) 周三(数学)丨周四(英语)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上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老师获全人奖提名奖,并宣布将奖金全部捐出,引得一片点赞。 贲老师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其中,一些实用又暖心的方法,不仅让知识呈现得更为直观,也让孩子们学得更为主动。新学期,您也不妨参考一二。 在教学“角”时,不少教师常常把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制作成“活动角”。多年前,受电视机上“羊角”天线的启发,我用两根直的可伸缩的电视机(收录机亦可)的天线替换木条,制作了活动角。 教学时,将“活动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一定,天线拉出来,“边”则长;天线推进去,“边”则短。学生观察,边的长度在变化,角的大小始终没有变,从而生动又形象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所画的长短没有关系。 去年,组织四年级学生认识“角”。我在星期五给学生布置任务:请每位学生在课后制作“升级版”的活动角——制作成的活动角,和原来一样的是,两条“边”可以旋转,不一样的是,两条“边”的长短还可以变化。 双休日过后,学生带来的作品,远远超越我的想象。 如下面的4件作品,其中3件,是粗吸管里“套”细吸管,粗纸卷里“套”细纸卷,粗纸套里“套”细纸条。还有一件作品,其“边”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变化长短。 课堂上,我请学生逐个展示他们的作品。学生发言:“我知道为何让我们做这样的活动角,就是让我们明白,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我知道道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无限长的,可能画得长一些,可能画得短一些。所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使用教具,教师是操作者,学生是被动的观察者,也许还会沦为“旁观者”。而学具的使用,学生是操作者,人人动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又动脑,参与更深入,经历更深刻,体验更丰富。 升级版的活动角,让“教具”华丽转身,变成了“学具”。制作学具,就是实践性的作业,制作的过程,学生获得对角更深刻的认识。之后使用与展示、交流与分析的过程,学生手、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积极展开观察和思维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教具变成学具,就教师而言,教学中需要转换教学设计的思想,从教师想怎样用教具、怎样教,转向想学生怎么用学具、怎么学,即从“教”的筹划转向对“学”的考虑。 教具变成学具,并不是谁来制作与使用这么简单的变化,反映的是教师根据学情是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学、会学,只是常常被教师拘囿了、控制了。教师要把握的原则是,凡是学生能学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自己琢磨出数学中的“道理”,数学也就“好玩”了。 一次,我带六年级。某天放学后,我的手机收到学生焦芙蓉发给我的短信。先收到的一条短信内容是: 贲老师,为什么在上课的时候不请我????明明郑嫣然没举手,你却请她,而不请我。你深深地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T_T(注:“你深深地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这句话,在我们班是有“典故”的,这是我们班一位男生的口头禅。) 过了一会儿,又收到焦芙蓉发给我的第二条短信: 为什么你一而再再而三这样?!机会是争取来的,为什么我争取了,你也不给我机会?!?!T_T 我回复短信给她,并邀约第二天与她交流。 第二天,我与焦芙蓉的沟通如约进行。焦芙蓉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在课堂中对于她的举手属于熟视无睹型,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反而常常有发言的机会。 听她说完,我再向她解释我为何在课上常常不请她发言。因为她很优秀,所以老师把更多的发言机会转移给了学习困难一些的学生。我这样告诉她:你的优秀,在于你的“不说”,因为你不说,是给了其他同学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机会。 焦芙蓉所说的的确是事实。我在课堂中,对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特别关爱”,让这部分学生获得比优秀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优秀学生往往被“冷落”,其所得到的发言机会要少一些。 优秀学生的发言,往往由于其所思所想与其余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之间的差距过大而难以被他们所理解,所以,教师也就把优秀学生的举手发言要求搁置一边。 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但过大的差异,也许难以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对于焦芙蓉,我常常难以让她把想法一一呈现出来,因为我知道,她讲完之后,班上大多数学生都“云里雾里”,只有她自己清清楚楚。于是,我只能一次又一次粗暴地无视她发言的要求,剥夺她言说的机会。 尽管我的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也向焦芙蓉做了解释,但焦芙蓉却未全部认可、接纳我的“规则”。在交流结束时,焦芙蓉依然嘟囔着“不公平”。 教师指定学生发言,是需要的。但像焦芙蓉这样得不到发言机会,带给他们的也是“伤害”。怎么办?我和学生商定了新的规则:在课堂中,如果有一些想法未能表达出来,下课时,再对我说,也可以用书面方式写给我。这也算“课内不足课外补”吧。 进一步思考:能否不由教师指定学生发言呢? 我又做过这样的尝试:课堂中,谁和全班交流,用抽签的方式决定。 我的学生做了两套签放置于讲台上,一套是学号签,一套是小组签。课堂上,抽到哪个小组,抽到哪个学号,就由该小组或该学号的学生与全班交流。 这,是基于学生和全班交流的积极性都很高,而教师无法排除在选择答问对象时具有一定主观倾向性。 用抽签的方式选择与全班交流的学生,这里会引起教师的一个顾虑与担忧:如果抽到的那个学生“比较弱”,说得“不行”,怎么办? 有这样的想法,是自然的。 而我,很坦然。我以为,无论与全班交流的学生说得如何,这都是真实状态的呈现。即便“问题重重”,但这都是学习、成长过程中绕不掉的弯。作为教师,对课堂的一切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那正是课堂魅力的源泉。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不可能完全预设。如果一个学生发言中有疏漏、有错误,这恰恰给其他学生提供了补充、纠正的机会。相反,如果一个学生说得很完美,那其他学生可能就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正如当年与高敏同时代的女子跳水运动员,与邓亚萍同时代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都是一种悲剧。 抽签,可以尽量避免教师的主观决断、一厢情愿;抽签,让每位学生对与全班交流都怀有期待;抽签,让每位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更投入地思考。 要指出的是,谁发言,谁和全班交流,也不是一味都抽签决定。指定,呈现的是能带给其他学生启发的,为全班学生学习所需要的想法,或是正确的、比较“优美”的示范,或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有集体研究价值的“错误”等。指定,让一些在某种时候需要特别关照的学生获得关照的“直通车”。 其实,抽签也好,指定也罢,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应当服务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 工作以后,我一直坚持写教后记。在教后记中,写下学生学的表现与错误,写下我教的得失与感想。我告诉学生:谁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有新意的想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出精彩的话语、作出特别的表现,我都会在教学记录本上记下来,而且一一署名。 学生都希望走进我的“教后记”。他们说,自己的名字能在老师的教学记录本上被“存档”,那是非常荣耀的事。学生从我的“教后记”中得到的总是肯定、鼓励与欣赏——我的“教后记”,既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014年,我写作并出版了一本书:《现场与背后——“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记录了我将一个班从三年级带至六年级的课堂改革的探索历程。这本书,也是我给这个班所有学生的毕业礼物。 当学生拿到这本书时,他们从前往后翻,寻找自己的名字。有学生开始数,他的名字在书中出现了多少次。有学生对我说,贲老师,你可以在word文档中用“替换”的操作,输入姓名,于是,姓名出现了多少次,很快就可以查找出来了。哈哈,学生的想法,我没想到。 这本书,为学生而写,为书中的学生而写,为未来的学生而写。 送走了这个班的学生,我又新接了四年级一个班。开学第一天,我就将书带到了教室,放入教室图书柜。 我告诉全班学生:这是贲老师的一本书,书中写的都是贲老师以前学生的课堂。你,将走进贲老师的后一本书中。于是,全班学生和我都有了美丽的期待。 于是,他们比我还关心他们的表现。每天上完数学课,他们会把数学课上展示的材料一分不差地送到我手中。对数学课中探讨的问题他们还有想法,会在讲台一侧排队,然后一个接一个讲给我听。他们的作业中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他们会在课前主动找我,告诉我想法,申请、预约课堂上与全班交流。书,是催化剂,让学生的每个日子变得闪亮起来。 我觉得,教师的写作,是和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写书,是一件好玩的事。好玩,因为其不难,也就是把自己所做、所说、所思记录下来。好玩,因为其有意义,记录了自己,记录了学生。用文字记录,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籍,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 整理自21世纪教育研究院《贲友林:怀揣赤子之心的数学教学攀登者 | 2017全人教育提名获奖者》,已获作者授权 作者丨贲友林 图片丨阿櫆 编辑丨邹雪平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数学”相关内容 华应龙丨俞正强丨黄爱华丨张宏伟 蔡宏圣丨何凤珠丨顾志能丨罗鸣亮丨罗永军 汤卫红丨王丽星丨杨玉翠丨牛献礼 张齐华丨缪建平丨许卫兵 / 蒲大四系:从新教师到星教师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2017小学数学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